时常在报刊上看到类似“推荐图书”或“必读书”的说法。说实话,多少读过几本书的人,对这种把戏大概也只有付之一笑。虽然有时也免不了盘算一下,要是咱们赶上这样的问题不能不回答的话,该怎么说呢。我想要说就说去读一本辞典罢。这是因为我自己是喜欢读各种各样的辞典的;比起通行的别的读物,辞典总归要结实一些,读了都能有所获益。不过要说明的是,我最想读的一本辞典迄今还没编写出来。现有的辞典里讲的都是词的意思,而我更感兴趣的是意思后面的意思,也就是说能去揣摩当时的语境,体会那些词被发明和延用时所赋予的种种人情。我们的文化有很大一部分其实是保存在汉语的词汇里。我向来看不上辞不达意的东西,心目中好的作者都是安排词句如调兵遣将——他拥有千军万马,而且慧眼识得英雄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真正的写作永远是包含了对一些词的重新认识过程:他的意思照亮了它们,同时也被它们照亮。如果允许毛遂自荐的话,我很想充当这本尚不存在的辞典的作者之一,长期、反复地思考某一个词是我特殊的兴趣所在。
最近一段时间我较多想的是生死问题,所以总有一些与“死”相关的词在我脑子里转悠,引得我去窥探它们各自后面大大小小的天地。也许我可以把待编纂的辞典的这一部分先弄出来。那么这里就来揭示一二。例如说“死不瞑目”,这纯是写实的,但干吗不写别的,比方死不撒手或死不闭嘴,单说这个呢。我想起另一个词:“回光返照”,这又完全是形容,而且“回光”与“返照”还有重复,好像要强调一种特殊感觉:漫长的生命之程行将完结,最后那已经不能把握的一点,要说也只能说是“光”了,这大概也就是在“死不”能“瞑”的“目”里留下的光罢。这样的词都使我感到生命本身对生命的爱多么强大与执着,它甚至以不能把这种爱延长到生命限度之外为最大遗憾,或许这就叫作生命之根罢,根植于此,生命才被赋予一切意义和责任。《庄子·在宥》说:“今夫百昌皆生于土,而反于土。”谈到生命,《圣经》里也有类似的话,而上述关于死亡的词使我更能体会生命到底是以怎么一个样子“反于土”(以及“生于土”)的。在这些词里保存着对生命的最基本的体验和对生死的特别理解,我们平时面对死者所自觉表露出的怜悯我想与此也有些关系。
我因此想到“尸骨未寒”,这是表现状态的话,但只是说了半句,像要揭示一个前提:这种情况下我们该如何,或者不该如何。其中有一种人之常情,虽然它多少被特定的时限所限制;在一段时间内除非例外大家都不能不去遵守某项默契:生的世界刚刚失去一个人,他还走在通往永恒的死的路上,在感情或在感觉中他都尚未抵达,我们不妨先静静地等一等。“安息”一词常用来形容死,但这时无论故者还是我们都还没有达到“安”,我们既不能心安理得地仿佛他还是我们中间的一员,也不能心安理得地拿他当个过去的人物,当个完全可以放到客观位置上的对象,好像他已经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了。我们处在这样两种可以正视其人的情形之外(或之间)。记得读过一本《刘半农研究资料》,书中收有一束刘氏生前友好写的悼念文章。大家都是很平凡地颂扬死者为人与事业上的好处,只有鲁迅在《忆刘半农君》中非同反响地说:“我爱十年前的半农,而憎恶他的近几年。”多年过去,也许别的那些文章从内容看已被时间淘洗得没有多大分量了,但我读了还是能被感动,我在那里看见缓步为故者送行的姿态和死了朋友的悲哀,以及人间的一点温暖。而鲁迅的文章里使我感到了别的东西,尽管他强调“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”。也许他说的有理,却难免无情。这大概就是所谓“诛心之论”罢。“诛心之论”本无贬意,虽然我确实担心它太走偏锋。此语出诸《后汉书·霍諝传》,那里说的是“原情定过,赦事诛意”,可见原来是有两个方面,这也只是其一而已。鲁迅这种话如果说的早些,或者晚些,可能给我的感觉就不一样;在我看来,失去生命总是一件悲哀和值得怜悯的事,不能急不可待地要求我们说出所有的话。
当然也不可以一概而论,那就是前面说过的“例外”了,这用得上另一个词:“死有余辜”。记得我小时候这词曾很频繁地在口头或报纸上出现,当时我不知道轻重,以后回想起来不觉心中一颤,人得有多大罪过才能担当得起这么一句话呢,那是个什么年头儿呵。鲁迅对于刘半农好像也多少滥用了“死有余辜”。虽然这样的话在另外一些情况还是用得着的。我们对生命的感受是限定在人之内,我们的原宥也不能超出人的限度。只是死有余辜更多说的还是人的无奈,死竟然还不能截止一切,我因此感到黑暗,——是其中的事实太黑暗,我觉得“善良”因此成了“无告”的同义词。死只有一次,如同生只有一次一样,这是人类永远无法逾越的障碍。当然也有例外:曾经在报上看到一则消息,美国有个虐杀多名妇女的罪犯,在狱中等待死刑期间成了画家,他被处死之后,所有受害人的亲属凑钱买齐他的作品,在大庭广众之下一把火烧光。他们让他再死一次。人试图冲破“死”而去清算“余辜”,这是我知道的做到最大极限的一次。除了道义上的意义以外,我把此举看成是生命本身力量的表现。
一九九七年一月十七日